隆中重工再次與廣東韶關客戶簽訂LZ650細沙回收機供貨合同
發布時間:2015/11/6 15:24:47
今天國貿部又傳來好消息,孫經理與廣東韶關客戶簽訂LZ650細砂回收機。這位客戶在這之前購已經購買了隆中重工三臺細沙回收設備,又一次證明了隆中重工設備的產品和質量都是經得住考驗的。
1.建設項目概況
為了提高礦產資源的綜合利用率,減少占用土地,保護環境,消除尾礦庫安全隱患,本項目對廣東韶關鉛鋅礦尾礦進行了資源化利用。廣東韶關鉛鋅礦尾礦綜合利用項目包括對尾礦中硫精礦的浮選,用生物淋濾法溶出尾礦中的銅和鋅,用化學法和離子交換法回收尾礦中的鉛、鋅,分別以碳酸鉛和硫酸鋅的形式回收。
廣東韶關鉛鋅礦尾礦綜合利用工程主要情況如下:
(1)尾礦處理規模為49000t/a,按每年300個工作日、8h/d計算,處理規模163.3t/d,20.4t/h的尾礦的綜合治理,包括其中的金屬回收和尾礦的制磚利用。回收Zn(OH)2366.8 t,PbCO3約258.1t,硫精礦8867 噸(品位42%),可制標準尺寸(240mm*115mm*53mm)磚約1453萬塊。
(2)占地約50畝。
(3)工藝路線
2.廣東韶關鉛鋅礦尾礦綜合利用工程項目工藝路線簡述如下:
尾礦庫的尾礦和新產尾礦通過球磨機磨細,增加礦物表面的暴露程度及其反應動力。浮選硫精礦前采用c聲波預處理,改變礦物表面特性,提高硫精礦浮選效率,經過細磨、c聲波預處理后的尾礦進入浮選機中,加入量的浮選藥劑和通入量的空氣,通過浮選分離出其中的硫精礦。從待處理礦石的礦床酸性礦水中分離出所需的微生物菌株,通過培養基培養和馴化,使其適合尾礦高濃度重金屬環境。在生物淋濾之前采用c聲波預處理,以加速微生物的生長速度,提高微生物在單位時間的生長量,從而縮短浸出時間。微生物菌種通過氧化還原態的硫化物獲得能量,使尾礦中的難溶重金屬(硫化鹽)被溶解生成硫酸鹽形態,生成可溶的ZnSO4進入淋濾液中,其中Zn的溶出率可達96%,而Pb主要生成PbSO4,仍為沉淀留在尾礦中。
經生物淋濾溶解生成的可溶的ZnSO4部分仍以溶液狀態與尾礦固態混合在一起,需采用脫水機經洗滌脫水反復進行將其中的ZnSO4轉入濾液中,達到ZnSO4溶液與固態尾礦分離的目的。采用732強酸鈉型陽離子交換樹脂處理ZnSO4溶液,經過樹脂的離子交換、**、轉型使ZnSO4溶液濃縮,濃縮后的ZnSO4經氫氧化鈉沉淀分離獲得氫氧化鋅沉淀,氫氧化鋅作產品外售,其濾液經石灰處理后濾液回用,沉淀石膏作為制磚材料
生物淋濾后的尾礦經洗滌脫水后的尾礦渣含有硫酸鉛,加入1:1.2的醋酸鈉溶解其中的硫酸鉛,經洗滌脫水后的清潔尾礦添加輔料制成免燒磚。離心分離后的濾液采用D113陽離子樹脂進行Pb2+交換,經樹脂的**、轉型獲得PbCl2溶液,向其中加入Na2CO3,經離心分離,洗滌干燥獲得PbCO3產品。離心分離的上清液可作為陽離子樹脂轉型的鈉來源,而陽離子交換后的溶液經陰離子交換樹脂吸附其中的AC-和SO42-,而陽離子樹脂轉型和陰離子**后的溶液作為回用水。
供排水:廠區內主要河流為霜降河,由北向南流經礦區西部,豐水期**大流量為34m3/s,枯水期**小流量為0.164m3/s。廠內利用循環水較多,在廠區內修建儲水池供水循環新水更換等儲水利用。
供電:本工程屬二J負荷供電,需雙電源供電。兩路10KV電源進線,由廠外引至高壓配電室。一線為專用線,另一路為備用線。兩路電源容量均可滿足廠內全部負荷的用電量。兩路供電電源暫采用選礦場的變電站提供,為了保證供電安全和質量,建議從變電站到項目廠區用架空進線。供電電源外線與廠內供電分界點確定在廠門外架空進線終端桿處,引下電纜直至高壓配電室。
產品運輸:尾礦從尾礦庫通過螺旋輸送機進入磨礦區,尾礦在整個處理工藝過程中均采用螺旋輸送,各原材料和產品運輸均采用貨車運輸。
3 建設項目對環境可能造成影響的概述
(1)經采取措施并加強生產管理后,工程施工期廢水、廢氣、噪聲、固體廢物及施工活動對評價區地表水、空氣、聲環境及生態環境的影響不大。
(2)項目工業廢水主要為淋濾尾礦廢水,經離子樹脂交換后全部回用至制磚生產使用。
(3)本工程氣體污染主要為尾礦磨碎及制磚過程中產生的粉塵,磨碎采用濕式研磨設備,減少粉塵的產生,制磚車間采用采用封閉式構筑物,使揚塵不能四處擴散。
(4)物料的露天堆放可能引起的粉塵,通過加蓋篷布膜防止擴散。
4 預防或者減輕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的要點
(1)廢氣
尾礦再磨使用濕式研磨機,減少磨碎過程產生的粉塵;制磚車間采用封閉式構筑物防治粉塵擴散;施工場地、施工道路的揚塵可用灑水和清掃的措施予以有效抑制。
(2)廢水
生物淋濾產生的廢水一部分回用至淋濾過程中,另一部分經過離子交換樹脂吸附重金屬離子后,水質達到回用水標準,用于免燒磚制磚及養護使用。
(3)固體廢物
本工程固體廢物主要生活垃圾,要求定點堆放,及時運送至環衛部門指點地點進行處理,對周圍環境造成不良影響。
5 環境質量現狀調查與評價
(1)評價范圍內的霜降河和武江各監測斷面的監測因子均能達到《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》(GB3838-2002)Ⅲ類水域標準要求;
(2)監測期間地下水的各項水質監測因子均未c標,說明監測期間評價區地下水環境質量較好。
(3)項目各監測點的TSP日均濃度及NO2、SO2的小時濃度均低于《環境空氣質量標準》(GB3095-1996)二J標準,監測期間評價區空氣環境質量較好。
(4)評價區各測點白天各噪聲現狀監測點的噪聲實測值全部符合2類標準要求。說明目前評價區域聲環境質量現狀較好。
(5)評價區各土壤監測點的各項指標監測值均滿足《土壤環境質量標準》(GB15618-1995)二J標準要求,說明項目所在地土壤環境質量現狀較好。
6 環保政策符合性與合理合法性分析
本項目屬于尾礦資源再利用項目,符合、廣東省及韶關市“十二五”規劃當中對尾礦渣的回收循環利用要求,加大技術攻關、試點示范等手段,逐步解決各類型尾礦庫及尾礦的問題。
7 清潔生產水平分析
本工程實現化害為利、變廢為寶、綜合利用、節約能源和資源,較好地體現了清潔生產的原則。其工藝水平、技術指標及污染物產生、防治方法均屬于國內水平,工程運行過程應加強各產污環節及事故工段的日常管理工作,建立相應的操作、管理章程。
8 評價結論
綜上所述,該工程的工藝基本可行合理開發我國的尾礦資源,符合我國有關產業政策,其綜合經濟效益十分明顯,對于發展區域經濟,開展尾礦資源綜合利用,提高就業率起到的作用,社會效益與環保效益明顯。工程選址基本合理。工程對環境影響較小,排放物均可達標排放,,因此工程的建設從環境保護角度來看是可行的。